一种全新的实体肿瘤治疗技术正在上海开展临床研究:先用零下180℃的低温“氩氦刀”冻住,再用高温“射频刀”瞬间消融,短时间内先后经历“冰火两重天”,让癌瘤想活下来都难。
由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徐学敏团队牵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李文涛教授团队联合上海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等上海多家医院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影像引导的多模态消融治疗实体肿瘤临床解决方案研究”,目前进入临床规范研究阶段。
预计到2019年6月,将有200名肿瘤患者可以在临床规范研究阶段尝试这项技术。但专家也指出,这类患者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如为原发性肝癌和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且不具备手术治疗的条件等。未来,这项技术还有望推广到其他实体肿瘤。
目前,恶性肿瘤的三大传统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全身化疗和放射治疗。不过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由于身体整体状况或肿瘤生长部位而不适宜外科手术。同时,全身化疗和放疗会对人体内的环境造成破坏,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近年来,肿瘤微创消融治疗发展迅速。肿瘤的局部消融治疗是借助影像设备的引导定位,原位灭活肿瘤细胞、降低肿瘤负荷、缓解局部症状、改善愈后的一种治疗手段。这种治疗手段疗效确定、安全性高、创伤小、费用低、对机体影响小,并且可重复应用。
常用的消融手段主要包括冷冻消融(冷)和射频消融(热),现在已经在肝、肺、肾、骨、甲状腺、乳腺、淋巴结等良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广泛应用。
“多模态肿瘤消融正是有机结合了这两种方法的新型治疗模式。”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徐学敏介绍说,多模态消融通过氩氦刀冷冻消融和射频消融两种微创消融手段联用,造成肿瘤组织内温度与应力迅速变化,使肿瘤细胞和微血管*破碎,*摧毁肿瘤。
“冷热联合消融能起到1+1>2的治疗效果,虽然这个过程给肿瘤内部带来了剧烈的破坏,但对于患者来讲,这种手术*是微创的。
我们使用的‘手术刀’是直径只有1毫米左右的细针,手术创伤很小,冷冻后肿瘤血流减少,再联合射频消融,能明显提高消融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和常规的射频消融相比,还可以减轻患者疼痛不适和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徐学敏说,冷冻消融形成的冰球范围清晰,能够安全地进行靠近大血管及空腔脏器等特殊位置病变的消融,减少消融的手术风险。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李文涛主任表示,研究发现,该技术与传统消融手术不同,保存了更多的肿瘤抗原,可望激活机体的天然和主动性免疫响应,达到控制肿瘤复发转移、终提高患者生存率的目标。
据统计,目前已经有13名患者已经开始尝试这项技术,临床发现患者均无任何并发症,且经检测各项免疫指标均较术前有所提高,但仍然需要长期随访跟踪。
专家表示,冷冻和射频消融是成熟的微创治疗手段,疗效显著,但价格昂贵,并且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作为国家重大公益性项目,目前该项目的临床研究部分已经全面开展,符合条件的患者能得到国家的资助和保障,可免除联合手术及材料费,并能够享受相关项目的免费复查。
目前液氮罐低温医疗美容已比较成熟,但人类还是无法长期低温环境下生存,因而不能鱼冷冻能够复活,就能立马衍生到人冷冻可等待复活,目前科学有待发展。
上一篇 液氮操作着装要求:防护头套,低温手套,宽松长裤,封闭鞋头 下一篇 雪花制冰机IMS-40技术参数表